接地棒是为了让导体与大地充分接触以保证电流的顺利泄流必不可缺的接地设备之一。接地棒的材质一般为铜包钢,如钢表面镀铜,即有铜的高导电性能又兼有钢的特性,目前有很多公司生产这种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棒适用于一般环境和潮湿、盐碱、酸性土壤及产生化学腐蚀介质的特殊环境,一般不做防腐处理。对土壤无特殊要求,土壤电阻率越小越好。如土壤导电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一般可加深埋设深度。铜包钢接地极价格经过实验比较,在接地棒中加入可逆性缓释填充剂。这种填充剂具有吸水、放水、可逆的特点。合肥铜包钢接地极这种可逆的反应,有效的保证了壳层内环境的有效温度,保证了接地电阻的稳定。该填充剂无毒副作用,在与金属电极长期配合作用中,在离子生成及对铜合金防止腐蚀两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铜覆钢接地极制造工艺独特:采用国内首创的水平电镀法生产工艺,实现铜与钢之间冶金熔接。可像拉拔单一金属一样任意拉拔,不出现脱节、翘皮、开裂现象? 铜覆钢接地极防腐特性优越:复合介面采用高温熔接,无残留物,结合面不会出现腐蚀现象;表面铜层较厚(平均厚度大于0.254mm)耐腐蚀性强,推荐铜包钢接地极使用寿命长(大于30年),减轻检修劳动强度;铜覆钢接地极电气性能更佳:表层紫铜材料优良的导电特性,使其自身电阻值远低于常规材料;铜覆钢接地极建造成本低:对比传统上采用纯铜接地棒、接地带的建造方式,合肥铜包钢接地极成本大幅度下降。
为了防止铜包钢绞线雷击产生过电压,电源继续推动一个较大的电流灌入短路点,形成高热而起火。这种事故通常可以通过一个与压敏电阻串联的热熔接点来避免。热熔接点应与电阻体有良好的热耦合,当最大冲击电流流过时不会断开,但当温度超过电阻体上限工作温度时即断开。研究结果表明,若压敏电阻存在着制造缺陷,推荐铜包钢接地极易发生早期失效,强度不大的电冲击的多次作用,也会加速老化过程,使老化失效提早出现。铜包钢绞线和硒光电池一样,雪崩二极管处理电涌的能力十分有限。各种设备的绝缘水平应能满足电压对该设备的绝缘要求,合肥铜包钢接地极在设备定货和出厂试验时应严格把关,当电涌很大时,按照规程要求确保设备绝缘耐压水平,建筑物本身的防雷性能直接影响到内部的电气设备的防雷,因此首先必须重视建筑物本体的防雷。
铜包钢接地绞线进行包塑加工成引向专用线――黄绿铜包钢接地线。传统上,防雷接地导体(铜包钢接地线)多采用镀锌钢或纯铜,就导电性能使用寿命来说,镀锌钢不如纯铜导体,但纯铜导体则价格昂贵,不如镀锌钢经济。铜包钢接地极价格采用铜钢复合接地导体,既能像纯铜一样承载良好的导电性能,又有钢的强度,并且大大节省了工程材料造价。合肥铜包钢接地极根据“集肤效应”,当接地导体表面铜层达到一定厚度的时候,钢芯载流微小,因此可以替代纯铜。
铜包钢接地棒的一般技术参数为,铜层结合度:经附着力试验,除虎口钳钳口咬合外现剥落铜层,其余部分铜钢结合良好,未出现剥离现象。合肥铜包钢接地极可以按要求的长度连接接地棒,接地棒可以深入地下30米,不受任何土壤电阻率及接地电阻的气候条件的影响,铜层厚度0.25mm。铜层可塑性:接地棒弯曲 30 度时,折角内外缘无裂缝现象;抗拉强度≥600N / mm2;平直度误差≤ 1mm/m,铜包钢接地棒的表层金属为99.9%无氧铜。推荐铜包钢接地极铜层厚度分别为:0.127mm、0.25mm、0.33mm、0.50mm、1.0mm等多种规格;铜层结合力实验持续体温300℃达1小时以上后急冷,铜层不剥落,耐腐蚀性测试实验将该接地棒放入浓度10%的硝酸液中浸泡90小时以上,腐蚀失重不大于15%,电阻率低于0.059Ωmm,从而满足特殊场合低电阻的要求。
铜包钢接地极采用冷轧热拉工艺生产,合肥铜包钢接地极克服了电镀法和套管包覆法存在的结合力差等缺陷,这种工艺保证了铜层与钢芯之间的永久分子联结,具有铜层厚、阻值低、耐腐蚀性强、强度高、安装方便、电气连接性能好等优点,推荐铜包钢接地极能有效利用深层的低土壤电阻率降低接地电阻,可保证产品寿命在40年以上。其广泛用于输变电和通讯线路、电站、建筑物及天线的接地装置中,也可用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接地系统,并可与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线)及引下线组成防雷接地装置。由于铜包钢接地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较高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外层包覆的铜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所以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接地装置中。